医疗的长河中,人文关怀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患者康复的道路。作为人文关怀大家族的一员,苏州蓝十字脑科医院始终秉着这一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带来温暖与慰藉。
2025年1月14日,病区一位特殊的患者——101 岁的王爷爷(化名)即将迎来人生第一百零一个春节,这也是全院年纪最大的患者,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在住院期间更需要特别的关爱与温暖。当天上午,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充满温情的探访活动,为王爷爷以及一直照顾陪伴他的爱人100岁的赵奶奶(化名)带来了一场节前惊喜。
百寿呈祥,情暖心田
百寿图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吉祥之物,图中的一百个 “寿” 字,形态各异,却都承载着对长寿、安康的美好祈愿 。这些天,病区召集了众多医护工作者来绘制百寿图,他们一笔一划,认真书写每一个 “寿” 字。有护士为了写好一个笔画,反复练习多次,力求将最诚挚的祝福融入其中。经过数小时的创作,一幅饱含深情的百寿图已然完成。
当苏州蓝十字脑科医院院长徐必生、护理部主任姜秋颖将百寿图绘制圆满并送到赵奶奶手中时,她的眼睛瞬间睁大,惊喜与感动盛满眼眶。她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你们对我们太好了,这得花费多少心思啊!” 赵奶奶激动地说道。正值深冬,赵奶奶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却胜过春日里最明艳的花,她轻轻将百寿图放在爱人的床头,也将众人的祝福传递给了尚在昏迷的王爷爷。
巧剪窗花,共迎新春
之后的贴窗花环节更是充满了欢乐与温馨。赵奶奶虽年近百岁,但眼灵手巧,在医务人员的陪伴下,剪出了各式花样的窗花,贴在了病房的窗户上。那一张张精美的窗花,仿佛为病房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也为这个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病房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饺香四溢,其乐融融
最令人难忘的当属包饺子环节。护理部主任姜秋颖、病区护士长邱婷、王爷爷管床医生郝洪岩将护士长冯露早已准备好的饺子皮和馅料端上桌,与赵奶奶围坐在一起,开始动手包起饺子来。赵奶奶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便在她手中诞生了。大家边聊天边包饺子,其乐融融。
“这么围着一起包饺子,就好像提前过上了春节!”赵奶奶笑道。大家手中的饺子皮,如同承载着温暖与关怀的小船,在欢声笑语中,装满了满满的馅料,变成了一只只饱含温情的饺子。
感动常在心间,赵奶奶将入院的点滴凝聚成了一封厚重的感谢信,纸短情长,清秀的字迹跃然纸上,诉说着这位百岁老人的感激之情,也让我们有了更多地动力去服务患者,传递绵长的温暖。
一直以来,我院在人文关怀、温情护理工作上不断努力,力求做得更好。同时,我院护理部姜秋颖主任也于去年担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带领护理人员开展一系列人文关怀行动。从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到日常每一次送药换水的关心及与患者、家属的耐心沟通与倾听… 苏州蓝十字脑科医院始终将人文关怀行动落实于点滴日常中,为患者带来温暖,让家属放心。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点亮人文关怀的明灯,就一定能织就出一篇篇感人的温情华章,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医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